衡水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坚持将“铸牢”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立足衡水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和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以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交流活动为抓手,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一、深入实施“研学工程” 用好全市文博文旅“资源库”
创新打造“石榴花开红·学子湖城行”特色品牌,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运河文化”等9大系列主题,采取跨区域研学游、县(市、区)互访游、邀请外地学子来衡游等多种方式,累计组织开展了26次交流实践活动,推动“学”“游”深度结合,受益各族学子1500余人次。
二、创新实施“牵手工程” 下好青少年“三交”“一盘棋”
依托河北衡水中学,以“石榴花开红·千里共传情”为主题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手拉手”系列活动,成功获批“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2024年全国试点项目”。项目实施期间,联合西藏阿里河北完全中学、新疆尉犁县第一中学、库尔勒市第二十三中学,陆续组织开展三地青年教师交流、冀藏学子研学互访、云班教学、亲情结对等“手拉手”活动10余次,举办民族文化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展等各类“铸牢”教育实践活动20余场,受益各族青少年1.2万余人次;累计接待来自西藏、云南、广东等13个地区的参观学子1.5万余名。
三、重点实施“筑基工程” 守好学校“铸牢”教育“主阵地”
抓住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环节,以10所省级“铸牢”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推广学校为重点,辐射带动全市范围内200余所中小学切实抓好“铸牢”教育,编写创作相关讲义、教案1万余件,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000余场次,覆盖各族学子40余万名,在主城区率先实现了中小学“铸牢”教育“全覆盖”。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