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刊文丨“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来源: 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30 18:06

  2024年6月12日,《河北日报》第10版刊发《“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以避暑山庄为切口,介绍了承德市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经验。以下为文章全文。

  6月2日9时,排队从丽正门进入避暑山庄,但见游人如织,游客或三五人或数十人聚拢在导游身边听讲解。

  “谁知道清帝为什么要修建避暑山庄?”在《避暑山庄全图》前,导游小迪正在跟游客互动。

  “为了避暑呗。”来自北京的小学生穆思佳回答。

  “哦,你要这么说也不能算错。但最大的目的是想通过避暑山庄来实现民族团结、边疆安定。”小迪解释说,避暑山庄景观融汇南北,气候宜人,清帝于此宴请蒙古各部落首领,以安定边疆。

  听着小迪的讲解,游客们依次进入避暑山庄博物馆。青砖灰瓦的建筑搭配四季常青的松树,让人感到一股融和淡雅之风扑面而来。

  “你去过北京故宫吧?你觉得故宫和避暑山庄建筑风格有什么不同吗?”小迪问穆思佳。

  “故宫金碧辉煌,山庄青砖灰瓦。”

  “答对啦,给你点个赞。那你知道为什么都是皇家建筑,差别这么大吗?”小迪继续问。

  穆思佳和游客们都摇头。

  “这是要低调。”小迪说,把自己住的避暑山庄修建得古朴雅致,把代表蒙藏宗教信仰的周围寺庙修建得和故宫一样金碧辉煌,体现了清帝的政治智慧。

  在避暑山庄博物馆“鼎盛时期的避暑山庄”第一展室,小迪站在《木兰秋狝图》前,为大家介绍避暑山庄的由来和作用。

  清政府为巩固北部边防,在距北京350多公里的蒙古草原建立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季,皇帝带领王公大臣、八旗军队等数万人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以达到训练军队、联系蒙古各部之目的。为方便休息,在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相继修建21座行宫,避暑山庄就是其中之一。

  “蒙古地区天气寒冷,使者到了北京容易出痘,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小迪讲解道,为照顾蒙古各部落,木兰秋狝后,清帝会在避暑山庄对各部落首领进行大规模宴请、赏赉、封爵,并举行娱乐活动,以获取边疆各部族的政治认同与军事支持,实现民族团结。

  为更好发掘承德避暑山庄的深厚文化底蕴,发挥其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作用,承德市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挖掘发生在承德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并提炼整理成景区讲解词,对导游(讲解员)进行大规模培训。组织承德市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导游(讲解员)演讲比赛,提高导游(讲解员)整体素质,力求通过导游和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大力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1时50分,在烟雨楼前,小迪结束了上午的带团讲解。

  挥手告别游客,小迪急匆匆赶往景区出口,她下午还要为一个旅行团进行讲解。“我会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小迪说。

版权所有: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 2023 mw.heb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01390号-2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投诉举报电话:0311-879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