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邢台市信都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文化润心
后东峪村开展“传统文化进万家,文明传承‘粽’是情”主题活动。
中小学校召开民族团结主题班会。
在全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村、进社区、进学校专项行动,在后东峪村修建传统文化广场,开展传统文化百姓大讲堂、入户赠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挂历等系列活动。在中小学开设剪纸、书法、传统手工艺等兴趣班,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手工艺展览,让各族学生在学习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中华文化认同。2024年以来全区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主题班会1500余场,参与学生6万人次。
节日聚力
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
2025年元宵节南石门镇崔路村民俗巡游活动。
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白岸乡打造中国爱情山——天河山,连续20年举办“七夕爱情文化节”;2024年端午节举办“太行泉城杯”国际龙舟邀请赛,吸引18支队伍参赛,观众超12万人次;中秋节“月满邢襄”灯会展出传统花灯500余盏,接待游客20万人次。2025年元宵节期间,南石门镇崔路村举办民俗巡游活动,信都战舞、武术、秧歌等轮番上演,当地群众和各族游客一起载歌载舞,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
戏曲搭桥
泉城过大年,曲韵永流芳。
戏曲迎新文化惠民演出。
以传统戏曲为载体,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桥梁。2024年以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70余场戏曲表演,涵盖京剧、豫剧等经典剧种,吸引各族居民超3万人次观看。
古迹赋能
在英谈村开展文艺演出。
信都区拥有32个中国传统村落、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邢侯墓、宋璟碑、赵孤庄古村落、商代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又有英谈、茶旧沟、崔路等传统村落。2024年,全区投入上千万元用于古村保护与修缮,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使古村落在旅游促“三交”工作中焕发新活力。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