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道中华”大讲堂第九讲在首都博物馆开讲,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马戎教授主讲。以下为讲座主要内容。
我国历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出版的中国历史著作和成果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中国通史,这类著作对中国历史上自殷商以来各中原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作者包括范文澜、吕思勉、钱穆、白寿彝等老一代学者。但是,这些通史类研究著作对于各朝代各族在民间社会层面的族际交往、对边疆各群体自身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少关注。一方面是受到相关史料缺乏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研究者大多不懂边疆部族文字、较少利用这些文字的史料有关。
第二类是各朝代的断代史,根据研究者的师承和自身著述,一般可分为先秦史、战国史、汉史、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宋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国史。由于这些学者们的关注集中在某个具体朝代,时间段多在几十年或几百年,因而有可能深度发掘和细致整理相关朝代的大量珍贵史料文献,做出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断代史的研究视野往往未能把某个具体朝代的历史放在几千年中华民族演变的大历史潮流中来加以考察,就好像水文学家只考察某段河流,而不去关注上流和下游,忽视了各段河流之间无法分割的整体联系。
第三类是地方史志,其中大多数人研究我国沿海和中部省区。鸦片战争后,由于近代西方帝国主义势力和文化影响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中西部边疆地区,有些历史学家开始特别关注边疆地区的地方史志研究,调查当地社会与族际关系的现状,关注西藏、新疆、甘青、云贵等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发展历史。其中一些学者(如李安宅、马长寿等)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调查资料和文献整理。
第四类是专题史。如人口史、佛教史、经济史、财税史、交通史、租界史,其中也包括现在已经被正式识别为少数民族的“民族史”。
▲中国历史研究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我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由于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历史研究传统范式的影响,我国学术界的民族史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中国民族通史类,如王桐龄、王钟翰、吕思勉、林惠祥、翁独健、罗贤佑、江应梁、华祖根等先生撰写的不同版本的《中国民族史》《中国民族史概要》《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
第二类是各朝代的断代民族史,其中介绍具体朝代的民族发展和各领域交往。其中收集史料比较丰富和比较系统的,是田继周先生等编写、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分朝代8册民族史丛书,由于各卷可容纳的篇幅较大,提供了不少族际交往的具体信息。
▲“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之《秦汉民族史》(田继周 著)、《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白翠琴 著)
今天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些民族史的研究成果有几点需要关注:一是以上相关著作的主要内容,还是偏重于介绍各类史料中有关的文献记载,较少去系统分析和讨论这些族际交往活动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二是总体而言很少从中华民族整体形成和发展这一高度、从各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来解读各群体之间交往的各个具体事件;三是叙事的主脉大多不够清晰,而且有些讨论很容易站在中原汉人的角度来解读相关史料。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史或族别史,也包括少数民族专题史,例如韩达主编的三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陈高华、史卫民撰写的《元代经济史》。
费孝通先生曾经长期参与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工作,他在1996年指出:“事实上少数民族是离不开汉族的。如果撇开汉族,以任何少数民族为中心来编写它的历史很难周全。……历史研究不宜从一个个民族为单元入手。”因此,我国历史学学科,包括以中原王朝为主线、忽视边疆群体的中国通史和断代史,也包括以各“民族”为单元而开展的民族史研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整体的立场来看,都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对这一基本结构进行调整,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叙事是完整的。
我国民族史研究的叙事特点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
1901年梁启超在文章中使用“中国民族”概念。1902年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一词。总体而言,自晚清开始,我国才接受了自国外传入的“民族”概念,把汉、满、蒙古、回、藏等群体都称作“民族”。
九一八事变之后,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在全国各地的广泛流传,“中华民族”概念成为中华大地上全民抗战的旗帜。1949年新中国成立,自1949年的《共同纲领》、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宪法》、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和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直至1987年党的十三大,这一时期的中央重要文件在使用“民族”概念时,强调“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华民族”出现在中央重要文件中。
1989年费孝通先生发表的《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一文,是费孝通先生努力站在“中华民族”整体的角度来重新叙述中国历史的重要尝试。文章主题鲜明地把“中华民族”的产生和演变作为认识和解读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从地理空间、多元起源与交融、凝聚核心、多元统一过程中的大混杂大融合、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特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前途展望等多个专题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概论》出版的时代意义及其内涵
整体而言,我国中小学的历史教材缺失有关各民族发展历史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史的系统介绍,所呈现的只是简略的断代史,缺乏对中华民族及其内涵的介绍。而各大学历史系、历史学院涉及中国历史的相关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断代史。这与历史学的学科设置和授课教师们的专业背景密切相关。
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其重要结构特征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之相关的重要核心观点,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因此,考虑到我国中国史、中国民族史的研究现状,当前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就是:如何以“多元一体格局”为基本框架、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主线,来重新梳理和书写“中国史”或“中华民族史”。
▲中华民族博物院(中华民族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努力发掘和汇集历史上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在各个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并把各族的发展演变史融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演变史的过程之中,在这个大框架下把这一历史进程的主要脉络和基本特点总结出来,完成一部有血有肉有骨架、所有史料彼此相互呼应、真正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华民族这个议题,明确肯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相关的教材编写在近几年成为我国民族工作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近日,以高校学生为主要对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正式出版,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出版发行(图片来源:国家民委官网)
《概论》的第一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首先介绍“中华民族”这一核心概念以及我党的历史实践,特别强调“系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这一讲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做了全新和系统的解读,讲清楚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今后民族工作的方向。
《概论》的第二讲是“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介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的特殊的地理环境,系统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内涵特质,以及“多元一体”格局之所以能够形成的文化土壤。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度面临严重的政治与文化危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努力抗争,最终保卫了祖国的领土和政治独立,使中华民族真正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概论》的第三讲到第十五讲,按照不同历史时期介绍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进程。这些章节按照历史分期详细介绍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过程,在宏观大框架下充实进了大量鲜活的史料和丰富的图片,明确说明了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大一统”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如何在几千年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并得以巩固的。
《概论》的第十六讲是“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中国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这是由中华文明固有的和平特性所决定的”,从而把当前的“铸牢”工作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和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这是对中华民族未来长远发展的历史展望。
相信在我国民族院校和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对教师和学生理解和提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以及“铸牢工作”的必要性都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对中央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发挥重要作用。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