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三交史话 | 草原农耕浑相融——元中都

来源: 省民委政策法规处 |发布时间:2024-04-17 10:58

  关于元中都,前后所指是有所变化的,元世祖初年指的是燕京(今北京)。金代以燕京为中都,元中统四年(1263年),忽必烈升开平府为上都,次年即至元元年,又以燕京为中都。但由于此后在中都旧城东北另建新城,并改名大都,此中都之名遂废。我们一般所说的元中都,指的是元武宗在兴和路(今河北张北)旺忽察都所建的新都,它位居上都、大都两都之间,南去大都265公里,北距上都195公里,为元代三都(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元中都是由元武宗修建的。

  元武宗,名海山,是元代第三位皇帝,他为忽必烈曾孙,太子真金次子答剌麻八剌之长子,曾统军北边,被封为怀宁王。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病殁,储位虚悬,海山回大都奔丧,被群臣拥立为帝,死后庙号武宗。

  武宗不甘于作一位守成之君,很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大德十一年(1307年)六月,即位伊始,便诏于旺兀察都之地(今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白城子)修建行宫,“立宫阙为中都”。七月,为了建造中都,置行工部于旺兀察都。由于工程浩大,除了工匠外,武宗还大量征调侍卫军士服役。至大元年(1308年)春正月,命枢密院发六卫军一万八千五百人,以供旺兀察都建宫工役。二月,又调上都卫军三千人赴役。同年秋七月,《元史·武宗纪》载,“旺兀察都行宫成。立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但这里所说的行宫建成,仅指初具规模而已,实际上行宫并未完全竣工。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又诏营建中都皇城角楼。中书省臣以农事正殷,发生蝗灾为由,建议暂时缓建。但武宗根本不为所动,仍下旨:“皇城若无角楼,何以壮观!先毕其功,余者缓之。”至大三年十一月,仍敕修建中都,以牛车运土,令各部卫士助之,并严令来年四月十五日毕集,失期者治各部长官之罪,自愿以车牛输运者予以厚赏。

  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设中都留守司兼开宁路都总管府后,又相继于中都设立了虎贲司、光禄司、银冶提举司及万亿库等官署。同年十二月,中都立开宁县。亘武宗之世,中都一直在施工扩建。

  元武宗之所以选中此地建都,主要就是基于其地理位置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元中都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是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在历史上属于农牧结合部。这里地势高敞、水草丰茂,夏季气候凉爽适宜,全无大都溽湿之苦。白城子西北30公里处,有一辽阔的水域“安固里淖”,蒙语之意为“鸿雁之湖”,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高原内陆湖,这里自辽迄元一直是帝王行围猎之地,时称“鸳鸯泊”,各种水鸟飞翔其间,遮天蔽日。元代大臣周伯琦曾有诗描述这里的景象:“山低露草深,天朗云气薄。积水风飕飕,平沙烟漠漠。凫鹭杂翔集,巨鳞倏潜跃。”但其地作为都城也存在着比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位置偏北,远离经济中心,故在营建过程中一直有大臣极力反对。

  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死,因营建中都劳民伤财过大,仁宗即位伊始,便下诏停止中都营建工程,又罢中都留守司。元中都虽然武宗死后即停止营建,但其地与武宗的关系并未结束,见证了他的两个儿子为争夺帝位互相残杀的腥风血雨。

  图帖睦尔为武宗次子。天历二年(1329年)正月,通过政变即位的文宗图帖睦尔,摄于其兄周王和世?手拥重兵,又为嫡长,数次遣使迎之,假惺惺以帝位让之。周王信以为真,于当月即皇帝位于和宁之北,是为明宗。文宗本来不过是故作姿态,但不想弄假成真,在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三月,遣权臣燕铁木儿奉皇帝宝玺,迎明宗于途中。明宗得到皇帝宝玺后,乃立图帖睦尔为皇太子。同年五月,图帖睦尔从大都出发,北迎明宗。八月一日,明宗至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北)。次日,文宗入见,兄弟二人相见甚欢,明宗举行宴会,宴请图帖睦尔、大臣于行殿。但至六日,明宗暴崩,年仅三十岁。诗人萨都剌专门有诗吟咏其事,讽刺了兄弟阋墙、骨肉相残的丑剧:“当年铁马游沙漠,万里归来会二龙。周氏君王空守信,汉家兄弟不相容。只知奉玺传三让,岂料游魂隔九重。天上武皇亦洒泪,人间骨肉可相逢。”明宗暴死于王忽察都之地,完全是权臣燕铁木儿和文宗图帖睦尔事先精心策划的结果。后至元六年(1340年),明宗之子元顺帝翻起旧帐,说其叔图帖睦尔曾“谋为不轨,使明宗饮恨而崩”,下诏“除其庙主”。《元史》卷一三八《燕铁木儿传》明确记载,明宗暴毙乃是为燕铁木儿等人所害。

  由于中都位于上都和大都之间,仁宗“罢城中都”后,中都仍作为行宫使用。元朝皇帝在两都之间往返时,常常在此停驻。后任英宗、泰定帝、文宗、元顺帝等多位皇帝都曾到此巡幸,进行议政、畋猎、作佛事等活动。例如,至治三年(1323年),泰定帝于上都即位后,返回大都途中,十一月车驾次于中都,修佛事于昆刚殿。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次中都,畋于汪火察秃之地。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末红巾军烧毁中都宫阙,自此中都沦为一片废墟。

  元中都虽然毁没于元末战火之中,但因地处偏远,人迹罕至,遗址保存完好,为元代大都、上都、中都三都中迄今保存最为完好、破坏最少的都城遗址,为研究元代都城形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材料,被评为“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元中都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籍对元中都记载甚少,根据考古发掘得知,元中都遗址从内到外包括宫城、皇城和廓城三重。宫城南北长607米,东西宽548米,城墙存高3—4米,墙基宽约15米,四角存有方形夯土角台。城墙四面各有一缺口,系原四城门遗址。皇城南北长929米,东西宽777米。皇城城墙距宫城城墙东、北、西三面间距115米,南部两墙相距207米,残墙高出地面1米左右,墙基宽5—7米。廓城规模较大,确切范围尚待考古进一步勘探。在宫城内发现建筑遗迹27处。大殿建筑台基遗址位于宫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中心位置,南北长120米、东西宽38—59米、高3.5米,工字型布局,是宫城主体建筑,位居宫城中心,分为上、下两层,平面呈“土”字形,长达百米。建筑从南向北由月台、前殿、柱廊、寝殿及东西夹室、香阁组成,共有七条上殿通道。烧结在一起的砖瓦,向人们默默诉说着当年红巾军焚毁宫殿的故事。在大殿遗址出土了大量柱础、黄色琉璃瓦、滴水和汉白玉螭首等各类建筑构件,是目前元代皇宫正殿的唯一发掘实例。

  宫城西南角楼基址,经考古发掘证实角楼当时虽然遭到群臣的谏阻,但确已修建。角台主体为正方形,经三次缩折,连接城墙,蔚为壮观,其上角楼应为“三出阙”。古云“天子三出阙”,这是古代等级最高的建筑形式。西南角楼与元大都“十字角楼”如出一辙,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龙、凤、行什等鸱吻和走兽,与浮雕龙纹的瓦当、滴水均显示了其建筑的皇家气派。

元中都脊兽“行什”。张春长提供

  宫城南门是皇宫的正门,为内附重门广场的两阙三门道过梁式城门。门向南开,后天八卦为离,离之意即明,表明南面而王,向明而治。左右阙台依次出轩,与东西角楼三出阙相呼应,整体建筑形制仿自大都崇天门。只有皇帝出入方能开启的中间门道最为宽阔,地面铺设巨大石块,而且修整痕迹非常清晰,没有半点磨损痕迹,表明建成不久便毁弃。这也是与史籍记载相一致的。

  在宫城内各建筑基址之间有七处没有建筑的空白地带。据张春长先生推测,两处区域可能是根据蒙古族的生活习惯搭设蒙古包的地方,也就是所谓斡耳朵宫帐。从成吉思汗时起,就建立了斡耳朵宫帐制,元朝沿袭此制,在大都和上都都设有斡耳朵宫帐,元中都盖也不例外。这属于草原旧制。

  元中都的建筑在布局规划方面遵从周礼,在建筑风格上主要是对中原传统的继承。蒙古统治者把适应定居生活、具有中原传统的都市,安放在“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的草原上,把优美、清新的草原风情与庄严富丽、金碧辉煌的汉式宫殿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又一个传奇。正如主持元中都发掘的张春长先生所言:“武宗建立中都,创下了从边远朔方入住中原、再回头去建造一座都城的先例。就像在历史长河中锦鲤跳过龙门,猛然回身搅起了一朵奇异而美丽的浪花。它是时代背景下一个特殊的个案,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彰显了大元王朝兼容并蓄的胸怀,又饱含着游牧民族首领对传统的眷恋。”

  (作者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河北卷》课题组成员)

版权所有: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 2023 mw.heb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01390号-2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投诉举报电话:0311-879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