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 中华文明,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4-02-21 14:20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到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从“天下一统”的车书同制,到历经千年的郡县架构;从孔孟代表的儒家学说,到卷轶浩繁的二十四史;从精妙绝伦的唐诗宋词,到流光溢彩的中国建筑;从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到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从开眼求知的国门初启,到革故鼎新的革命洗礼;从追赶潮流的现代梦想,到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从绝对贫困的挥手告别,到百年目标的持续进军……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个这样的节点和成就,连接起了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画卷。

  千百年来的多民族融合,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许多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其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这些特点,都是在各民族文化发展和文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中华文明从历史深处走来,还要继续走向新的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没有穷期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纵览中华文明,如同世界上许多事物一样,都是永远在路上的过程。5000多年的历史,已足够长远,但用天文学的眼光来看,不过是白驹过隙。时间的长短,能说明很多问题,但并不是判断文明优劣的根本标准。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具有内在的强大活力,是不是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是不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不是符合人类已经形成的共同价值。漫长的历史,说明其具有顽强的韧性,但也可能隐含着保守和停滞。

  中国共产党从来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时代的历史性变革、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要求我们不断书写中华文明的新篇章、大篇章、长篇章,而且要写得更美、更好,使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此,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举行。图为9月23日,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和数字火炬手在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摄

  要处理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中协同推进。通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进一步深化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基本观念和方针政策,进一步从深层次上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过程中,要充分注意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性质,努力在多彩和交融中丰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坚决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文明,同时注意保护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和发展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特色,加强各种类型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要以更大的力度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工作。用更多的历史事实,证明和说明中华民族是如何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走向一体的,证明和说明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所作的贡献,证明和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必须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要在保护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更大的力度做好文化创新、文明发展工作。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大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通过多样化的融合,形成更多更丰富的现代文化、现代文明,推动文化繁荣,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要积极主动在国家文化建设大工程中融入和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在长城、大运河、长征、长江、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进一步突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文化特点,还要主动谋划建设一些促进各民族“三交”的大工程。

  要更多地在赢得人心上下功夫。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和教育。进一步加强文明交融的基础性工作,如语言的使用和沟通、教育的提升和发展、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

  (作者系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版权所有: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 2023 mw.heb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01390号-2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投诉举报电话:0311-879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