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刊文 | 河北:巧打“文旅牌” 唱响“三交曲”

来源: 河北日报 |发布时间:2024-01-17 19:45

  1月16日,《河北日报》第6版刊发《河北:巧打“文旅牌” 唱响“三交曲”》,文章指出,河北省立足资源禀赋,创新谋划长城、大运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充分利用长城、大运河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为抓手,在旅游活动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富有河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子。以下为文章全文。

  长城和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长城是脊梁,大运河是血脉,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精神特质。河北省立足资源禀赋,创新谋划长城、大运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充分利用长城、大运河沿线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为抓手,在旅游活动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出了一条富有河北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子。

  扎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

  “大家跟我走,咱们正式进入老龙头景区了。老龙头是明代长城海上起点,也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和纽带……”2023年金秋十月,秦皇岛老龙头景区人流如织,景区讲解员于淼带团在景区游览。于淼介绍,在日常接待服务游客中,景区组织工作人员从讲解词入手,深入挖掘长城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围绕“天下第一关”“万里长城海上起点”两大名片,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烙刻于游客心底。

  老龙头景区将各种元素有机结合,在旅游旺季开展风筝节、灯笼节等民俗活动,推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一带一路’·长城国际民间文化艺术节活动”等,让各族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东西南北相承一脉、中华一家其乐融融”的浓厚氛围。景区设置的民族团结进步特色景观小品、石榴籽服务站等,更是吸引游客争相合影留念,丰富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载体,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让旅游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助推器”。

  秦皇岛汇集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驰名中外的旅游休闲胜地。秦皇岛市民宗局副局长卢宏途介绍,秦皇岛市积极融入长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建设,深入挖掘世界文化遗产长城和国际知名旅游区北戴河价值,围绕“食、住、行、游、购、娱”,通过旅游宣传、导游讲解、深度体验,深挖文化内涵,广搭“三交”平台,打造了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北戴河等一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旅游景区,让游客在游玩中感受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让非遗活起来,让旅游热起来

  “在东光县有一段200多米长的月牙形堤坝,名叫谢家坝。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自贯通以来,对沟通南北两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位于沧州市的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听到这样的解说,笔者感到耳目一新。这种旅游讲解的新画风,是我省深入开展旅游促“三交”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讲解员吴云龙的介绍,游客们在自然舒适的旅游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大运河是交流融合之河,沿着这浩浩荡荡的河水,各民族通商交流,各地文化互鉴融通。”吴云龙说,“在日常讲解中,我们为各族游客讲好古代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为游客们介绍丰富而璀璨的非遗文化,让各族游客深刻感受到我们灿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增进各族游客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近年来,沧州市以创建大运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为抓手,以建设大运河沿线的展馆、民族团结主题公园为重点,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挥旅游业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沧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刘体贵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大力挖掘整理各民族‘三交’史料,培养一支懂民族政策、有文化底蕴、善宣传解说的专业讲解员队伍,打造更多具有沧州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品旅游线路,进一步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

  “十条线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河北省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除长城、大运河外,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同样名列“世界文化遗产”。“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土尔扈特部在远离祖国140多年后,万里东归回到祖国,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承德避暑山庄,山庄博物馆宣教部讲解员张爽绘声绘色地讲着发生在这里的“三交”故事。

  2022年以来,承德市对71个旅游景点导游词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进行规范完善,编印出版《承德导游词精选再编》,对全市5000多名持证导游员进行专门培训。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承德博物馆、塞罕坝机械林场等的辐射带动作用,精准规划打造展示民族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的10大精品线路,串联起40余个民族乡村,使民族乡村充分享受旅游发展释放的红利,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有效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指数”。

  旅游与民族团结深度融合,使越来越多的景区成为“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网红打卡地。全省民族工作部门乘势而上,认真落实国家“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巧打“文旅牌”,唱响“三交曲”,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景区、石家庄古中山国遗址陈列馆、邯郸北朝考古博物馆获评全国旅游促进“三交”试点示范项目。根据“两带多节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我省将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100家3A级以上景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精品点位,开发更多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讲好运河两岸、长城内外的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版权所有: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 2023 mw.heb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01390号-2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投诉举报电话:0311-8790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