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回民小学现有28个教学班,65名教职工,1497名在校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8人(回族79人、满族21人、蒙古族18人),少数民族教师3人。学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坚持政治引领,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内涵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牢牢把握“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确立了“以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总领,以营造经典民族文化氛围为依托,以自律、自强、自信、自立的回小精神建设为支撑,以多元一体化校本民族教育课程研发项目为抓手,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体活动为辅助”的工作思路,努力构建师生积极向上、校园文化浓郁、民族团结氛围浓厚、教育教学质量一流的精品学校。充分利用德育阵地、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等,深入开展维护祖国统一、培养爱国情怀宣传教育、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让全校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组织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完善体系支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堂教学
立足民族学校实际,开发民族文化校本课程,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重要实践途径。学校的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课程建设,主要内容是国学经典。
实施“三百工程”,即百首古诗词,百段古文,百篇华文。在认真梳理小学阶段应知应会古诗文篇目的基础上,从初中课本及课外资料中精选古诗词百首,古文百段,经典文章百篇,把这些内容按照难易程度分解到各个年级,编成口袋书,作为校本课程的读本之一。
采取星级评价的方式,每学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检测。目标是到学生毕业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熟背百首诗词,精读百段古文,熟悉百篇华文。让学生们在阅读和背诵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认同感,让他们从文字中体会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千年文脉。
第二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课程建设——《民族知识知多少》,主要包括民族礼仪篇,民族风俗篇,民族文化篇等。
教师把学习内容编写成一个个小课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题目、组成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开展研究,然后以论文、调查报告或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接触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知识,了解了多方面的民族文化内容,对多元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强化,培养起学生“爱我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认识。
国防教育日活动。
丰富教育载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学生心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回小校园内,每一幅图片、每一句名言、每一条注解,都经过精心设计,多元文化信息在这里交汇,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润物无声。传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学校李大钊中队在国旗下朗诵《爱我中华》,“祖国,你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妈妈,你是炎黄子孙共有的家。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你的好娃娃……”字字传情,浸润着每一位少先队员的内心,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
颂读活动。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