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襄都区牛市新街社区现有居民3100户,人口1.1万余人,有汉、回、朝鲜等民族成份。社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局面。
重阳节敬老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建设了“民族团结一家亲”党建长廊、“石榴花开”书屋,常态化开展知识竞赛、主题学习、专题讲座等活动,组织居民持续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知识学习,使民族团结教育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收到良好效果。坚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齐发力,线上通过21个“石榴花开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将党的方针政策、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传递到每名党员群众的掌心指尖,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精心打造了一个中心(儿童活动中心)、两个讲堂(道德讲堂、法律讲堂)、四个功能室(石榴花开图书室、健身室、棋牌书画室、家长学校活动室),常态化开展各类活动,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亲民平台”。
二是举办联欢活动。社区成立了“华子乐团”“尚德京剧社”“徐青山查拳武术社”,利用节假日为居民们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合到各类联欢活动中,先后组织“欢欢喜喜庆元旦共叙民族团结情”“剪纸迎新春共庆幸福年”“元宵佳节齐欢聚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心连心巾帼奋进新征程”“民族融合、端午安康”“石榴花开、民族融合、健康你我、喜迎国庆”等各类联欢活动10余场,参与群众达1500余人次。
三是开展教育活动。通过书法、绘画等活动充分展示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共同奋斗的历史,推动各民族居民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小马扎宣讲团走进小区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创新创建方式方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结合社区实际成立“民族团结之家”,下设“红白理事会”“互助联络会”“矛盾调解会”,多角度、立体式开展创建活动,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融合。一是“红白理事会”,利用“民族团结大礼堂”,帮助社区居民操办婚丧嫁娶事宜,先后举办红白事宴席30余次,推动形成各民族互相融合的新风尚。二是“互助联络会”,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各族群众代表等与困难群众结对认亲20余户,累计帮助解决低保申请、大病救助、就业创业等实际困难30余件,形成各民族互帮互助良好风气。三是“矛盾调解会”,由老党员、老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等组成调解队,协调社区居民关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元宵佳节齐欢聚民族团结一家亲。
大办惠民实事好事,着力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
以党建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为民办实事中,以“三服务”为抓手,着力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各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团结奋进的良好局面。一是互助式服务。组织全体干部群众、驻区单位,尽己所能对困难群众给予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帮助。事虽小却件件关乎群众生活。二是自助式服务。整合社区资源,组成医疗卫生、家政服务、家电维修等服务队,由各族居民自主选择,自行联系,及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难题。三是援助式服务。当居民遇到较大困难时,社区主动担当、靠前服务,协调各方面力量共同解决困难。
“微心愿”笑脸文化墙。
百姓议事厅开辟网上“访万家”新路径,搭建党群连心桥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石榴花开百姓议事厅”为载体,扎实开展网上“访万家解万难”活动。组织居民代表组建21个“石榴花开百姓议事厅”微信群,第一时间反映生产生活需求和问题。及时关注和回应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把进展和处理结果反馈到相关“石榴花开百姓议事厅”,接受群众监督。形成了24小时在线、覆盖全社区的线上服务矩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效,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和支持。
开展“访万家”活动。
延伸线下“访万家”触角,建设幸福家园
为更加精准地为群众办实事,设立了“百姓之家”线下接待室、“微心愿”笑脸墙,通过定期召开线下议事会,对无法进群的老年人,由“议事厅”联络员把居民所想所盼带上来,通过线下议事会讨论解决。针对群众的共性需求和个性诉求,组建了石榴花开、医疗健康、橄榄绿、生态环保、后勤保障、小桔灯、俏夕阳等7支特色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暖人心、聚民心的志愿服务活动200多场次,帮助群众解决“微心愿”1000多个。
志愿者服务队帮助居民搬家。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