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3-02-09 16:07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搞好社会宣传教育”。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宣传教育的对象是全国各族人民,要重点抓好干部教育、党员教育、青少年教育,在教育引导上下功夫。

要明确领导责任,形成大宣教格局,建立完善体制机制,做到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有人管理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

各级党委要认真履行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宣传教育全过程,各地区各部门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重要议程,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责任制度与协调机制、会商机制,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及时研究处理相关问题。

要做好计划安排,分类指导、检查督促,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对象包括干部、党员及各类在校学生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宣传教育工作涉及面大,要统一要求,但决不能一个模式,要创新方式方法,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

一方面,要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体系。使干部、党员通过有组织的集中培训,系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可以在党委统一领导的工作格局下制定专门计划,作出具体安排,依托各级党校、干部学院以及干部培训基地、各级党组织举办学习班、培训班与学习讨论会,并指导、督促有关工作推进。在注意理论性、系统性以及不同受众特点的基础上,落实培训目标、培训方式、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计划,分类安排,具体指导。

在小学、初中阶段,通过教师讲授基本知识和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内涵。

在高中阶段,要在讲授基础上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结合课外阅读与有关实践活动,使学生系统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全面认识“四个共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在高等教育阶段,要针对大学生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全过程,讲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等形式,安排专题讲座、讨论座谈与社会调查、走访,引导学生分析、思考问题,在启发中让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识、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认识,增强“五个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同时,要搞好社会宣传教育。要把面向全社会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宣传教育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等,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依托民族团结宣传月以及各类节庆活动开展宣传教育,拓展宣传教育的网络空间,让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

要做好教材及辅助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全党大学习、干部大培训,要有好教材”。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也需要好教材。要根据宣传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分类别编写教材与读物。

教材内容应结合当前形势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阐释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五个认同”“四个共同”“四个与共”等重要内容,要安排专章写入教材。

我国有悠久的史学传统,可从汗牛充栋的历代文献中挖掘资料与生动事例,编写反映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等内容的辅助读物。

可根据不同读者群体的特点,对教材与辅助读物基础内容进行再加工,形成电子读本、插图本、简明读本等系列读物,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为便于各民族读者阅读使用,相关教材与辅助读物应译成民族文字出版。

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按部就班,也不能急于求成。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序推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作者赵心愚,单位系西南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河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Copyright 2022 - 2023 mw.hebei.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3001390号-2 网站标识码:1300000007

冀公网安备 13010402001572号


投诉举报电话:0311-87904030